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彭州: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全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摘 要:

住房整齐划一、道路宽敞干净,小区里设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爱心超市、幸福小食堂等,为居民们提供各类贴心温暖服务……这里是成都市彭州市九尺镇金沙社区金沙小区,与大多数乡村集中居住区一样,金沙小区居民从“农民”变成了“市民”。在党建引领下,以“品质金沙·乡村新居”作为切入口,构建以群众自治为主,多元共建的治理模式,实现了蝶变跃升。

10月12日,成都市党建引领乡村集中居住区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彭州市召开,成都市社治委及各区(市)县相关负责人先后前往九尺镇金沙社区金沙小区、葛仙山镇熙玉村熙林村舍小区等进行现场观摩,并召开座谈会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这场现场会选中彭州,与这里的先期探索成果不无关系。彭州市共有城镇社区83个、乡村社区119个,现有乡村集中居住区514个,覆盖人口25.6万余人,占常住人口32.82%。因地制宜、创新施策,彭州市结合乡村集中居住区的分布规律及差异化特性,聚焦“六抓六化”探索“创享服务·村居共治”乡村集中居住区治理路径,成效显著。

乡村治理成效的背后,是彭州市近年来从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入手,开启的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创新实践。强基础、促融合、创品牌,实现了机构从无到有,能力从弱到强,成效从少到多,推动城乡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做强彭州“特色牌” 以乡村之治促乡村之变助乡村振兴

在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往日环境脏乱、自治水平低的小区不见了,其中的熙林村舍小区更因山水相依、园林相连,成为当地着力打造的生态宜居小区,而导入信托制物业是熙林村舍小区“变身”的秘诀。

聚焦群众需求,倒逼治理提效,熙玉村采取了“分步走”的方式。

首先是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为治理奠定坚实保障。熙玉村以小区为单位成立小区党支部、党小组,各小区召开坝坝会,由群众推荐和自荐的方式成立小区管委会和理事会,按院落选出院落长成为群众代言人,搭建“党组织+管委会+理事会”的管理模式。

随后导入信托制物业,并在小区的多功能场所“仙山智理家”设置了物业中心,将物业费用明细进行公示,让老百姓明晰一分一厘的去向。熙玉村从2019年起开始按房屋面积收取物业清洁费,收取的费用用于优化区域道路标识、文体设施、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集中处理生活垃圾,促使“脏乱差”变“亮净美”,群众生活环境有所改善。

葛仙山镇党委书记陆小强表示,目前,葛仙山镇依托集中居住率高的优势,实现了物业管理全覆盖,整镇推进乡村集中居住区治理,助推实现全民自治。

信托制物业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彭州市构建信任互助关系、凝聚社会治理合力奠定的基础。

以“信任”为主线,以互帮互助精神为基础,彭州市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以“信”治社区,开启“信任互助银行”模式,撬动各类主体多元参与。

今年3月,彭州市成立“信任互助银行”,天彭街道“东林里”可持续社区生活圈、通济镇“爸妈食堂”社区养老等试点场景先后涌现,将存在于社区的志愿服务、公共活动等从服务视角转化为资源视角,破解社区资源转换利用不充分、多元参与渠道不畅通等难题,营造出“信任化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良好氛围。

以乡村之治,促乡村之变,助乡村振兴。彭州市在推进乡村发展治理中,坚持发展与治理双擎驱动、互促共进,促治理成效、发展成果让广大乡村地区及村民普遍受益。

彭州市各地创新施策、主动作为,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着眼建章立制,彭州市构建乡镇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两套标准体系。丹景山镇高质量完成省级乡镇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建成全省首个镇级智慧治理中心;花村街“三赋三共双联动”治理经验升级迭代,得到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

久久为功“不止步” 着眼共建共治共享 全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今年9月,成都市发起“守护无疫小区,我来献一招”活动,寻找小区物业、居民、志愿者共同守护“无疫小区”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活动中,彭州市《民情一本通》手册引起了各方关注。

据悉,这本手册的诞生,源自彭州市天彭街道朝阳中路社区的创新实践。该社区党委书记简小莉介绍:“依靠微网格员,我们把前期搜集的人员基础情况、便民服务资源、家庭需求等基础信息进行整理汇集,编制《民情一本通》,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本手册成为社区的工作指南,进一步便利了微网格员开展具体工作。”

这是彭州市落地落实“微网实格”治理机制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成都在全市统筹推进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治理机制,彭州市随之采取了系列行动:以单个微网格直接联系30户—100户居民的参考标准,结合人员分布、地域类型等,因地制宜划分微网格6021个,延伸了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触角,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微网实格”在重要时段、重大事项、重点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多元参与。

近年来,经过系统性、整体性、全域性的推动,彭州市的基层治理理念深入人心、体制机制日趋成熟、实践探索推陈出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成效初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初步显现——

以信任治理为“魂”,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彭州市开展“信任互助银行”试点,围绕“小区治理”“乡村振兴”“社区商业”主题,以“信义贝”为价值估量,建立信任“生产—执行—支持—激励”全流程体系。依托线下“信任驿站”和线上“信任互助社”兑换平台,推动呈现出城乡互动、社会筹集、企业公益等6大场景。截至目前,天彭街道“东林里”、通济镇“爸妈食堂”等16个试点项目,发布712个活动,有效盘活了社区资源,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熟人社区、友人社会加速呈现。

以韧性治理为“形”,构建社区安全共同体。健全“平战结合”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以社区疫情防控、社区燃气安全等为切入口,通过就地转换、定点下沉等方式组建社区应急治理队伍12736人,形成“准备—响应—处置—恢复”应急处灾闭环。在国内首发“五社联动”社区疫情防控实务指引框架,从严从实开展社区常态化排查、重点人员管控服务等,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居民应急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同时,依托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等,启动社区应急治理学院筹建,着力提升社区应急治理软实力。

以绿色治理为“势”,构建社区行动共同体。彭州市以“人人可参与的近零碳社区行动”为方向,结合基层实践经验、专家意见建议、居民群众实际,编制并发布《近零碳社区个人行为倡导手册》,从家庭生活、购物消费、公共生活、工作学习、公共出行以及其他方面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拥抱“零碳”生活。让现在的“近零碳”与以往的“我们想要的美好生活”链接起来,增强近零碳在生活中的可执行性,引导居民形成简约适度、节能环保的普遍自觉。这是彭州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落地行动,也是倡导绿色消费,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社区实践。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站在全新的起点之上,彭州社治将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指引,奋力推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成势见效!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