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成华:以精细治理之笔 绘就民生福祉新画卷
摘 要:

“小社区”里有“大文章”。近年来,成都市成华区系统推进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从城市基础细胞社区入手,创新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制,探路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成华的答案是:从落细落小落具体着手,从居民关注关切的“身边事”出发,从感受直观直接的“微单元”发力,在城市治理体系的“最末端”见效,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力量。

“微网格”与“精治理”  让社区服务向“神经末梢”延伸

“现在成都在开展‘在社区、迎大运、树文明’活动,我们上门来送宣传册,大家都可以了解一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我们生活环境才会更美更舒心,谢谢你的参与。”近日,家住成华区保和街道和欣社区的李长明有了新身份——微网格长。

“我平时就比较关心小区事务,听说社区招微网格员,我就报名了。我们的队伍里有党员、楼栋长、退役军人、业委会骨干等,大家都很热心,正好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三熟’优势。”李长明介绍,平日里,“微网实格”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奔走于社区的大街小巷、楼栋单元,开展文明理念宣传、不文明行为劝导、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以前的社区网格架构只有社区党员和一般网格员两层,虽然解决了部分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但无法更深次触及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此,2022年8月,成华区构建起“81个总网格+961个一般网格+6316个微网格”的“微网实格”治理架构,选任8362名微网格员,推动实现管理单元最小化、服务效能最大化。

保和街道立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目标要求,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微网实格”管理模式的构建及社会网络支持体系建设,构建了信仰为“红”、党员为“蜂”、网格为“巢”、服务为“蜜”的“红色蜂巢”。通过前期摸底,保和街道形成了“街道枢纽网络—社区总网络—小区一般网格—楼栋微网格”的四级网络体系,划分社区总网格8个、一般网格111个、微网格924个,形成“塔型”网格工作体系,“红色蜂巢”的根系有效延伸,织成了一张纵横交织的组织网。

各个社区根据统一要求和自身实际开展主动探索。保和街道和美社区为有力解决群众“堵心事”“烦心事”“忧心事”,创新了“三单三办三问效”机制。“三单”是指需求、责任、推进3张清单,微网格员采取线上设置话题引导与线下“面对面”入户问需相结合、坝坝会与摆“龙门阵”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层次了解居民需求和反映的问题。针对居民提出的需求坚持“三办”,即:社区能解决的“马上办”、需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的“协调办”、需要上级部门帮助解决的“跟踪办”。

和美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自从我们建立‘微网实格’体系后,居民的需求我们可以解决的,基本上在一周之内就可以落实,不能解决的我们会协调处理或上报处置。”

以微促建、以微促管、以微促治。在大城善治的框架、体制基础上,成华进一步细化治理尺度、推动治理下沉,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小区院落、网格楼栋,实现以人为本、精准精细的治理之变,通过微治理、微整治,激发社区内生动力。

细处着眼回应民之所盼 激活社区场景

“公园”“美学”成为成华区龙潭街道的热词之一。“我们小区现在绿地景观增加了,停车也方便了,住这里很舒心。”家住龙潭街道向龙小区的王先生对小区的更新改造赞不绝口。

王先生所住的向龙小区是2008年安置入住的小区,由于入住时间较早,存在道路破损、公共设施不足、小区景观老旧、公共绿地被挤占等问题,居民对小区全方位系统治理得呼声强烈。龙潭街道以向龙社区整体营造为主要抓手,通过组织建设、需求收集、动员宣传、共识达成和居民行动的“五步工作法”,在居民和社区共建单位的积极参与下,开展设施更新、文化营造等,新增停车位100余个,增绿透绿1000平方米,打造小游园2处,用“小投入”实现老旧院落“大变身”。

近年来,围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大运会相关线路打造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区域统筹布局,成华区全面挖掘社区现有资源,利用品质不高、功能不优、长期闲置的“金角银边”和老旧建筑进行提升改造,精心打造社区规划项目、社区“微更新”、社区美空间、“最美阳台”等优质场景,充分调动社区规划师、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成华已连续4年获评成都全市社区“微更新”一等奖,并在2022年度全市“十佳社区美空间”中取得第一名。如今的成华,社区场景更美、空间功能更优、参与活力更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公园社区的美好图画正徐徐展开。

社区场景美、功能优只是第一步,活化利用、长效运维、可持续运营才是更重要的目标。通过深度黏合社会价值、生活价值、商业价值与美学价值,成华创新校地共建模式,植入社区美育IP,以“公益+低偿”的社区美育服务,开展“名师工作坊”“艺术进社区”等,把美学成果更好服务于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成华还新建和提升改造了多处社区综合体,推广市场化运营模式,构建“基本服务政府兜底、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专业化服务市场为主”的新格局,助推社区自我造血增能。

以事聚人、聚人成事,近年来,成华以基层社区为抓手,探索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多元参与的主体和力量相继涌现,社区的变化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真正把社区变为居民的幸福家园。

关注民生需求  托起“稳稳的幸福”

最近,成华大道上有了城市新地标——成都自然博物馆。开放不到一年时间,成都自然博物馆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打卡”,还荣获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2022年“人民阅卷·十大市民点赞项目”第二名。

打造“幸福城”,这是成都市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打造“幸福城”?作为成都市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先进区县的成华区有怎样的“幸福”经验?

近年来,成华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守“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目光向下、行动靠前,开展微实事、微创新,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为居民提供幸福社区的新体验。

位于跳蹬河街道杉板桥社区的天府社创中心,承载支持社会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使命,聚力打造成为社会建设创新中心、基层治理研发中心、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和群团社会服务创新中心。这里入驻的社会组织积极关注着困难人群的民生需求。

在天府社创中心入口处的善淘慈善商店,时尚的店面设计、整洁的物品摆放,乍一看像是一家潮流买手店。而实际上,这家商店通过吸纳残障人士就业,开展物品收捐义卖,售出所得除了保障公益机构自我发展外,盈余全部用于反哺公益慈善领域,实现了助残、旧物环保回收、社区营造等多重社会公益目标,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摸索出一条公益与商业结合、慈善救助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创新之路。位于一楼的“妥妥饭堂”是一家社区助老餐厅,不但能为在附近居住的老人提供干净明亮的就餐环境和经济实惠的营养餐食,还与周边的杉板桥社区、建兴路社区合作,通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将外带餐食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手中。

不仅关注重点人群,成华区还将目光投向每一个个体。作为中车集团成都机车车辆厂的家属区,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集中居住着很多车辆厂的退休老员工,其中有部分是独居老人。下涧槽社区在多次调查走访摸底中了解到老人的需求后,与专业社会组织一道,为老人们举办“一个人的剧场”,每逢节假日就组织社区文艺骨干和热心居民,上门为老人们带来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送去精神慰藉,送去美好祝福,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以来,成华区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美好体验。2022年,成华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共计138项,总投资885.6亿元。今年,紧盯群众所需所盼,成华将继续把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走深走实,让群众都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以精细治理之笔,绘就民生福祉新画卷。成华区正锚定“1556”总体发展思路,鲜明“三先三升”工作取向,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社区发展治理“六微”工程,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奋力为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先行区贡献力量。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