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基层代表新期待:建设“智慧蓉城” 让智慧平台真正赋能
摘 要:

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在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智慧蓉城”建设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两位来自基层的代表也不约而同地提出相同的建议:减少基层智慧平台数量,提升使用质量,实现减负、提能、增效,让智慧平台真正为基层赋能。

基层实践中,智能化的方式确实能够帮助干部群众解难题。成都简阳市射洪坝街道党工委书记酉艳霜告诉记者,基层工作时常需要走村入户,过去只能用纸笔记录信息,回办公室后再手动录入电脑,使用APP要便捷很多。黉门街社区则在部分居家隔离的居民配合下,主动使用电子门磁系统,让疫情防控更智能。

但越来越多的智慧平台,也让基层负担越来越重。“我自己的手机上,工作相关的APP就有12款,村(社区)的干部更多,有20款,这还不算各种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酉艳霜说。成都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申民辉则详细梳理了社区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的电子平台,一共九大类24个。在他看来,这些平台录入的内容,特别是基本信息,很多都是重复的。“我们的信息员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在各个平台反复录信息。”

问题不止在“网上”。“很多信息,我们都要走家入户去一一收集,要么就是反反复复去敲群众的家门,工作人员疲惫不堪,群众也有意见;要么就是进门掏出手记开好几个APP反复录入相同的信息,效率低。”酉艳霜说。

如何破题?两位代表不约而同提到了“统筹”。酉艳霜期望,“智慧蓉城”的建设能够真正打破不同条线智台之间的数据壁垒,“让平台更加简单易操作,为社区工作赋能的同时,也让群众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同时,智慧平台在基层也应更好发挥解决群众问题,及时反馈居民诉求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服务居民效能。

“建议‘智慧蓉城’体系延伸到基层末端,构建社区小区‘管用’的信息平台。”申民辉说,很多条线的数据都是由社区采集报送的,但是并不能为社区所用,建议在自下而上采集报送数据的基础上,构建自上而下共享赋能的运用体系,切实解决社区重复上门、天天敲门、居民抱怨的现状。

让基层工作人员用一个平台办成更多事,“我们对‘智慧蓉城’充满期待。”酉艳霜说道。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