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郫都:与社区合伙人建立亲密“伙伴关系” 提高社区发展治理公益造血能力
摘 要:

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为了让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共联、多元平台共建、多元组织共商、多元资源共用、多元服务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2018年,郫都区率先创新试点“社区合伙人”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模式,把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爱心个人等社区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商企合伙人、社群合伙人、个体合伙人三大类型的合作团队,通过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以“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服务,并通过合伙人的收益反哺、资金注入、联合共建等方式提高社区发展治理公益造血能力。

在取得试点成效的基础上,郫都区委社治委转化实践成果,积极建章立制,于2019年7月5日印发了《规范“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2020年3月18日印发了《郫都区“社区合伙人”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实施细则》,形成了社区合伙人进入(街道审核、区级备案)、退出、激励等一系列制度,从此“社区合伙人”由自下而上的民间行动正式走向了政府的规范性治理中。通过持续发力,加大培育力度,利用微公益创投和项目运营的方式,挖掘出优质的城乡“社区合伙人”,引导他们梳理经验做法,支持和鼓励他们与其它村社区结对共建,建立完善“社区合伙人”专家人才库和讲师团,有效促进了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前,郫都区已累计聚集各类“社区合伙人”800余个,筹集社区公益基金1200余万元,服务社区居民10万余人次。

社区主导的空间换资源性合伙

社区主导的空间换资源立足三个基本观测点,即社区主导、空间、换资源。“社区主导”指社区作为服务驻地,结合社区服务的弱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主导合作载体,如重点聚焦便民服务、医疗服务、休闲娱乐等等。“空间”指社区存在的现成的和待打造的公共活动空间,如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体、小区架空层等等,这些空间本身就是社区资源,急需激发资源活力,解决空间可持续运营问题。“换资源”指社区利用自己公共空间的优势,吸引合伙人入驻打造和开展服务,一方面满足合伙人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合伙人按照居民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公益服务,从而避开社区服务等靠要的思想,实现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空间换资源”合作方式,倡导超越公益型社会组织范围,广泛吸纳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商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合伙,以市场化竞争的形式,选择最有市场竞争力最符合居民需求的合伙人入驻服务,入驻合伙人可以开展商业活动,但必须与社区签署协议,明确商业权利与公益职责,以市场化和公益化相结合的方式运营,将空间资源、商业利润部分转变为社区公益基金或社区公益服务,实现社区公共空间运营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以郫筒街道书院社区为例,书院社区以建设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为契机,先后引入5家商企合伙人,利用小区样板间、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社区梦想生活坊,为辖区居民提供高档书咖、公益集市、国医文化、职业技能提升等服务,其中合伙人之一“水天一叶美学工作坊”最具代表性。工作坊将美学生活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社区居民在这里能通过“公益+低偿+市场”的价格方式享受中式茶道、插花、古琴、书画、传统生日会、传统伴手礼制造等服务和体验。书院社区水天一叶美学工作坊在与社区合伙的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了相关权利与义务:

1.社区以社区闲置空间与合伙人共同打造新消费场景,合伙人收入的4%注入社区公益基金池,反哺社区,激发社区活力。

2.合伙人为社区免费提供公益活动,包括活动场地和人员支持,让社区活动更加多元化。

3.作为茶艺师培训基地,水田一叶为辖区居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辖区失业人员走进就业岗位和掌握工作技能。

书院社区水天一叶美学工作坊与社区合作为居民提供品质化的生活性服务,用公益、低偿、有偿分类服务的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除了空间换资源,合伙人将自己的生产营业空间直接提供给社区居民使用也是一种与社区的合伙方式。比如双柏社区京东方企业将职工篮球场、舞蹈室等文体设施与社区共享;和平社区鑫苑城将售楼部大型会议中心提供给社区使用;奎星楼社区“三两茶馆”将营业空间分时段提供给居民自组织开展活动等,实现了居民公共活动空间扩大近万平方米,公益服务每年增加上千人次的社会经济价值。

市场主导的公益性合伙

市场主导的公益性合伙立足的两个基本观测点是市场和公益,从传统的视角来看,市场趋利润,公益倡导免费,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对立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已经逐步提高,部分市场化行为已经开始以公益的方式先铺路打开市场占有率,这样市场化行为的前期就具有很大的公益性行为潜力,因此可以通过“社区合伙人”模式,充分激发市场行为的公益价值。

发挥社区与居民的天然桥梁与信任优势,吸纳具有竞争优势、技术实力、品牌实力的各类市场主体成为社区合伙人,以居民乐于信任的方式开展商业宣传或公益服务,从而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接触或享受便捷、高效、高品质的服务。

比如奎星楼社区将无固定营业场所的维修、缝补、磨刀等社区匠人发展成为社区合伙人,成立了“便民十八匠”社区自组织,不仅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公共空间开辟“便民十八匠”服务点,还每周走进小区院落为低收入人群、老人、残疾人等提供公益服务,让这些老匠人以自身手艺得以谋生的同时实现邻里守望互助。

菁蓉湖社区引入成都杜鹃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社区合伙人”,与社区共同开展综合体空间运营,能为社区居民提供10个就业岗位,还能提供咖啡制作、西餐搭配,茶道文化等免费技能培训。

双柏社区BLOCK街区的“君诗”、“好吃兔”、“渔夫小镇”等商家成为社区合伙人后,商家各捐8000元投入到社区公益基金池,以联盟化方式共同打造社区消费新场景街区,并签署《街区管理公约》;地产商海骏达集团一次性向社区公益基金池捐赠20万元,赞助社区持续举办邻里节等大型活动,活动需冠名社区合伙人——海俊达集团。

利益互补的共建性合伙

利益互补性的合伙强调合伙主体之间的利益互补,由利益互补的溢出效益服务社区居民。该合伙方式的典型表现是社区与高校社团、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有目标任务的单位合作共建。此合作方式中,合伙人之间具有天然资源输出与资源输入的互补性,社区居民成为纯粹的利益获得者,因此该合作具有合作粘性强、资源消耗少、居民认可度高等显著优势。

比如蜀都新邨社区跟工业学院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建立成工新邨众创空间,携十多个社团与社区共同开展共驻共建,建立科技研发实验室、科技互动体验区,为居民提供机器人、无人机、无线电通讯等高科技科普公益体验活动。

凉水井社区与鑫和创业园商会合作,由商会出资11万元在社区公共空间打造书画艺术馆,并提供百余幅名家书画作品布展,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

双柏社区志愿者“立夏姐姐”成为社区合伙人近5年时间里,创建了全区第一支社区导赏队,组织社区公益活动100余场,成立首个社区电台“立夏FM”,用声音带大家走进纯粹的童年,用声音宣传党政精神,用声音传递时代正能量。

郫都区民宿博物馆馆长、乡村振兴规划师吴国先以新乡贤身份成为了石羊村社区合伙人后,着眼于村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文化需求,开设乡贤课堂,带领村民们挖掘石羊历史文化,为石羊村文化发展做好规划,帮助石羊村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建设乡风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为主要切入点推动乡村振兴。

资金支持的项目制合伙

资金支持的项目制合伙立足两个基本观测点,即资金和项目,“资金”主要指社区或者政府作为出资方,向社会发布需求信息,“项目”指多元主体通过比选、竞争、招投标、谈判等多种方式与出资方合作立项,成为社区合伙人,开展项目服务的过程。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社区合伙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社会工作服务、微公益创投等项目,该合作方式旨在以资金资助的方式支持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合伙人在明确的项目任务书指导下,按计划开展服务工作。该合作方式强调资助方与受资助方不再是简单的资助关系,更重要的是与被资助人建立长期的、深入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

郫都区委社治委成立以来,利用社区激励资金及引导社区利用社区保障资金,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居民自组织、社会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成为社区合伙人,在社区发展治理领域持续深耕善治,累计投入社区激励资金1300万元,社区保障资金6000余万元,实施社区主体、特色主题等类型的项目2000余个,涉及志愿服务、小区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领域。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经济组织、居民自组织得到蓬勃发展,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合伙人的有序互动,让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参与力量更加多元化,增强了社会活力。

持续探索发展

“社区合伙人”作为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在郫都区虽然已经发展有5年多时间,对增进城乡社区的普遍信任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社区通过合作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社区合伙人运行,特别是市场主体形式的合伙人,还存在引入机制不完善、运营机制不畅、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公共资源使用权的让渡、收益资金的分配等相关问题,一定程度上会给社区、街道带来廉政风险。下一步,郫都区委社治委将借鉴商业策划前置思路,参考社会企业价值定量分析工具,梳理形成城乡社区合伙人引入规范、运营机制、社会经济价值评估体系,建立一套社区合伙人社会经济价值预(评)估模型,为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提供更科学完善的制度规则、平台支撑和政策保障。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