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政府机关示范“开墙透绿” 绿色与我们更亲近了
摘 要:

曾经的实体围墙摇身一变,成了一片“可进入”的微绿地或小广场;曾经的高栏杆拆除以后,展现在眼前的是绿意葱茏的植物墙,植物墙与街道绿化又融为一体……最近,这样的绿色是否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眼帘。你或许发现,在你家附近的街道办围墙打开了;远远地就能望见某政务中心或政府部门前一片绿地,倍感亲切。在成都,“两拆一增”后,一幅幅城市美景,正应运而生,身边“冒”出的无数绿色空间与我们更亲近了。

据悉,我市的“两拆一增”工作,坚持示范带动,动员打造区域内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拆除违建、围墙,因地制宜植绿增绿,与相邻小游园、微绿地进行串联,打造“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开敞空间,增加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满足人们休闲游览、驻足停留等行为需求。


彭州市行政中心


记者探访

坐标:锦江区沙河街道 园林将街办与街道串联

保留历史记忆植入文化气息

“很开敞,有了忽然增加的空间感,而且有文化和亲切感了。”家住锦江区沙河街道附近的张老师,在街道办的围墙打开后,时常谈起这样的感受,“变化太大了,开敞空间总是给人一种舒畅淋漓之感。”然而,半年前,这里是3米高、100余米长的围墙,再加一个铁架,将沙河街道办围得严严实实,“不熟悉的,哪知道这是个街道办哦!”张老师说,那时就是一个封闭的工作场所。

如今,街道办前俨然一个小公园,几株硕大的银杏、香樟、黄葛树植于草坪上,辅以步行道,让人徜徉于绿色中。一角安放的文化石上,还特别书写着流沙河老先生的《沙河赋》:“派分府河,源出岷山。旁泄夏洪,广溉春田……”围墙打开后,一个小巧的园林将街办与街道连为一体,植绿增绿,赋予沙河特有的文化,保留历史记忆,打造成了一个城市微绿地微景观,形成开放式绿色空间系统。

现在,附近的居民早晚都来这里转一转,这样的一个小公园,让市民能真正的“静下心来、慢下脚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街道办这个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融合,成为城市环境的有机部分和靓丽风景。

沙河街道办事处



坐标:青羊区政府等机关单位

开墙透绿

融入城市绿色系统

位于江汉路的青羊区人民政府,与道路隔离的是一条长100多米、高1.5米左右的绿色植物墙,一种景观的即视感油然而生。镂空的墙体上有方形的宣传栏隔挡,隔挡与墙体间大约有10厘米的缝隙。“走到这儿的时候,确实觉得开敞了不少,绿色给人以亲切感。”一位路人这么说。然而,就在一个月以前,这里还是3米高的黄色水泥围墙,一种冷冰冰的观感。

除了青羊区政府,今年4月初,武侯区综合执法局也拆除了大门口两侧的围墙,现在是宽2.5米、长80米的绿篱,绿篱做成坡形。随着街道两旁花箱的摆放,绿篱与街景自然融为一体,“以前这个位置是高两米多的铁栏杆,街道与这里是隔离开了的,现在从视觉上、心理上拉近了居民与我们的距离。”武侯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无独有偶。今年年初,市城管委的围墙也打开,变成近2米宽的绿篱和花圃,配合青羊区少城片区的打造,还增加了一些特色花草,让这里无意间成为游客的打卡点。

记者发现,采访中,一些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有这样的感受,“本来就是为民服务的地方,当然要让老百姓一目了然。”围墙拆除了,院里院外打通了,干群关系也更近了。

不仅在中心城区,彭州市、邛崃市等地的政府部门也在为拆围增绿造声势。彭州市行政中心、彭州市市场监管局、彭州市交通运输局纷纷拆围增绿,增加公共开敞空间,拆围透绿,实施相应的景观提升打造,为社会企业、居民小区参与“两拆一增”工作做出积极表率,供其他单位参照学习。

彭州市市场监管局


坐标:温江区和盛镇石坝村村委会

紫薇编艺取代围墙

已成产业展示平台

“以前,沿途路过时,明显感到有距离感;现在,各种绿植与道路两旁的紫薇树融为一景,心情也敞亮了。”经常来往温江区府通路(又名紫薇大道)的村民张先生说。张先生的这种距离感,来自温江区和盛镇石坝村村委会的围墙。

曾经的温江区和盛镇石坝村村委会,高两米多的铁栏杆将其与主通道紫薇大道隔离开来。如今,村委会拆除了长近50米的围墙,取而代之的是“柱”形、“葫芦”形紫薇编艺和栽满肾蕨的花坛,与紫薇大道上形状各异的紫薇编艺串联起来,形成交相辉映的紫薇景观。夏日里,花坛中的木春菊、海棠花正在阳光下怒放,绿植衬托下的村委会与街景,成为相框中的一道美景。

记者了解到,紫薇编艺和肾蕨都是石坝村的产业。肾蕨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刚种上没几天,便给村民们引来了新的客户,“一些外地人开车路过时,看到编艺和肾蕨,就会进来问‘产地在哪儿’。”立足于花木这一特有的资源禀赋,石坝村将花木产业与“两拆一增”工作有机融合,赋予“两拆一增”工作的产业价值,变小空间为大平台,为本村的紫薇栽植产业搭建了宣传展示的舞台。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