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市民关注的民生重点项目全面完成!2022年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将这样做
摘 要:

2021年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都连续实施十大民生实事的第33年。2021年度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暨民生实事总结推进会今日召开。2021年,市民关注的民生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全市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80所,新增学位10.39万个;新晋三甲医院15家,基本医保覆盖1875万人;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2162张;建成279个儿童友好场景,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增至5.5万个。

2021年,成都始终把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高质高效完成年度重点民生项目。第三方“万人问卷调查”满意率达91.3%,中央电视台“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市民幸福感指数同比提高25.4%,成都荣获全国“十大大美之城”“十大向往之城”,连续9年获评“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

具体而言,成都建成一批为民惠民可感可及的重大项目。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和民生短板,市级年度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561亿元,全年完成1904亿元,超额完成22%;区(市)县滚动实施项目4344个,年度计划投资312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3433亿元,超额完成9.7%。市民关注的民生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全市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80所,新增学位10.39万个;新晋三甲医院15家,基本医保覆盖1875万人;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2162张;建成279个儿童友好场景,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增至5.5万个。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一批群众关切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重点聚焦城市通勤、生态环境、城市更新、小区治理等市民关切问题,有效回应民生诉求。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便民交通出行体系,轨道交通市民平均通勤时长缩短两分钟,打通市域“断头路48条。新增绿地1861公顷、绿道780公里,龙泉山增绿增景1.6万亩,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3天。完成313个老旧小区改造,创新导入“信托制物业”破解居民小区物管服务难题,成都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列入全国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坚持共建共享,提升便民利民幸福城市的温度质感。构建“市民+专业+网络”社会观察体系,多渠道察民情听民声,收集办理群众诉求近万件。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清单1000余条,促成合作金额420亿元。构建“近悦远来”城市人才生态,推出引才聚才新场景、新产品3309个,新筹建人才公寓2万套,新增青年人才落户16万余人。策划“爱成都·创享幸福”系列活动,吸引近1200万人次参与分享,全媒体点击阅读超10亿次。

2022年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重点项目正式发布

会上,2022年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项目正式发布。

今年成都市将以“建好幸福城、提升幸福感”为主线,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一批市民群众急难愁盼事。在充分问需、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建议基础上,今年计划统筹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项目119个,总投资12507.3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约2389.6亿元。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

重点聚焦共同富裕目标

从四个方面推进富民增收

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成都首先将提高工资性收入,增强专业性、高收入岗位供给,年度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23万人,新培育高素质农民不低于1.45万人。

二是增加经营净收入,持续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和用工成本,实施企业上规、龙头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力争新增上市公司15家以上、融资规模达2500亿元。

同时,要增加居民财产净收入,力争盘活存量租赁住房3万套,实施集体经济重大项目30个以上。

还要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健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低保困难群体关爱帮扶机制,持续均衡推进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推动市辖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均月收入870元、其他县(市)达到820元。

@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

重点是加快构建智慧化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更好满足市民群众期待

着力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成都将建设“家门口”好学校,新建和改扩建80所幼儿园中小学,新增学位8万个。提升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新立项35—45个省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成10个国家标准临床重点专科。

将打造市民身边的文旅好去处,新建4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培育20个以上沉浸式文化空间,建设100个以上社区美空间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将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健身圈”,建设60个社区级智能健身设施示范项目、230个“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站”

@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

重点是深入推进“四舒计划”任务实施

努力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市场价格平稳、社区生活便捷

“四舒计划”包括舒心居住、舒服社区、舒畅消费和舒美品质。

具体而言,在实施舒心居住计划中,将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计划新建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人才公寓。

在舒服社区计划中,将加快推进12个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发布社区商业机会清单3.0版,打造46个社区商业示范场景。

实施舒畅消费计划,成都将改造提升42个商圈,创建6条省级示范步行街,推出18个特色消费新场景和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争创国家智慧商圈建设试点。

实施舒美品质计划,将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健全信用修复、权益保护、产品追溯等制度机制,建设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一站式”服务平台。

@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

重点是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

年内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投资约600亿元

为提升城市通勤效率,成都将着力优化提升交通环境,建立城市交通运行动态跟踪、研判和评估机制,改造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研究出台便民利民的交通政策。

强化绿色交通出行导向,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强化共享单车精准调度,构建公园城市街道场景,推进34个TOD项目建设,新建S5线、S11线市域铁路,促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67%。

提升交通智慧化管理水平,推进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和交通运行协调中心二期建设,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工作,打造交通大数据智慧化应用场景不少于30个,治理群众反映突出的交通堵点30处。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

重点是加强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加大工作统筹与项目统筹

努力提升市民群众幸福感

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中,成都将深化城市更新,探索推进TOD站城一体化、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等不同模式的片区更新,持续推进全市50个、新启动30个片区更新项目,改造棚户区4394户、城中村1700户。

同时,高质高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1个、惠及居民7.2万户,增设电梯1500台。并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因地制宣推进33个智慧社区建设,全面推广信托制物业试点,全域实施社区微更新。

还将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广泛听取市民群众意见,科学编制城市更新设计导则,制定利民惠民可感可及的房产资源整合利用政策。积极申报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加快组建城市更新基金,推动城市更新全周期可持续发展。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重点是紧扣市民群众对优美生态和良好环境质量的期盼

巩固生态惠民“六大行动”成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推进“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成都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空间、产业、交通和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锦江、金马河、沱江流域水生态整治,完善公众碳减排积分激励。

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环境突出问题,将整改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开展餐饮油烟、污水处理、噪声污染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在落实重点项目中,将持续推进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二期)工程、“熊猫家园”“熊猫之窗”等重大项目建设。

为营造绿色生态场景,将修复大熊猫栖息地6万亩,建成46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打造1000个公园绿道示范场景。2022年生态惠民示范工程重点项目计划投资约155亿元。

@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

重点是全面落实营商环境4.0政策

加快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成都将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出台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促进营商环境政策迭代升级。

提升“一网通办”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监测系统,建好用好“蓉易贷”“蓉易享”平台。还将强化便民利企举措,推行住房公积金“双向差异化”缴存、新建商品房、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交房交地即交证”等“马上办”惠民惠企政策。

@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

重点是锚定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目标

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52.48亿元

以更大力度为青年人才搭建圆梦舞台

锚定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目标,成都将持续推进“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

一是构建制度优势,着眼满足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将青年人才引育纳入成都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构建涵盖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政策。

二是建强双创平台,提升承载功能,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4家以上,实施产业补链强链科技专项行动,力争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100项,培育“成都造”创新产品100个以上。

同时,将鼓励创新创业,拓宽就业空间,聚焦产业发展,实施“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推出创新创业新场景,举办青年职业推介活动,打造数字化人力资源市场。

还将强化服务保障,加快推动重点区域人才公寓和人才服务工作站建设,升级“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开设“人才服务云超市”,建设人才服务“暖心驿站”,以优质服务增强青年情感归属。

@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

重点是做强智慧科技支撑、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夯实基层治理基底

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感

做强智慧科技支撑、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夯实基层治理基底,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中,成都将织密风险动态感知网络,加快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持续扩大智慧安防小区覆盖范围,优化“社智在线”数字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时,将深化安全韧性源头治理,持续推动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沱江、金马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心城区排水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新建城市消防队站5个,加快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还将强化风险隐患防范化解,持续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和药品抽检体系建设,坚决遏制新型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多发势头,不断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

重点是持续营造幼有所育、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全龄友好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市民更有感受、城市更有温度

幼有所育、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全龄友好,体现出城市的友好与包容。为让市民更有感受、城市更有温度,成都将完善儿童福利及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开展23个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15个。

将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设1个社区养老综合体,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启动新增普惠养老床位2000张。

将扩大特殊困难群体服务关怀覆盖面,全年至少为35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托养服务率达60%。

将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新打造慈善示范社区(村)等不少于40个,新增持证社工人才3000名以上。

网站导航